新闻动态
日本各地稻米遭窃!840斤大米被盗
深夜十一点,茨城县筑波山脚下的稻田里,虫鸣声突然中断。
六十三岁的稻农佐藤正男握着手电筒的手微微发抖,仓库铁门上的锁链被剪断,三百袋刚收割的越光米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地面上残留的卡车轮胎印在月光下格外刺眼,像一道新鲜的伤疤。
这已经是本月第三起大规模盗米事件。
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最新统计显示,今年四月全国发生二十七起粮食盗窃案,其中八成集中在关东平原的产粮区。
被盗大米总重量超过四吨,足够供应一所小学全年的营养午餐。
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的交易屏幕上,大米期货价格曲线持续攀升。
五公斤装越光米的零售价突破五千日元关口,相当于东京都时薪中位数的两倍。
农林水产省紧急召开的记者会上,官员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,身后电子屏显示着触目惊心的数据:主食类物价指数同比上涨百分之四十三。
新潟县鱼沼市的稻田里,空置的农舍越来越多。
当地农会负责人中村健一翻开泛黄的相册,指着昭和五十八年的合影说:"那时候全村有两百户种稻,现在只剩下不到四十户。"相册里年轻的面孔如今都已白发苍苍,他们的子女大多去了东京的写字楼。
在千叶县警视厅的物证室里,刑事课长小野寺彻正在分析一起盗米案的监控录像。画面里蒙面人动作娴熟,从破窗到装车只用了十二分钟。"这不是临时起意,"小野寺指着嫌疑人搬运麻袋的专业姿势,"他们清楚知道每袋米的重量和堆放规律。"
埼玉县川越市的老字号米铺"金寿轩"门口,清晨五点就排起长队。七十四岁的店主山本武志调整着老花镜,在账本上记录:"今日限购三公斤。"玻璃柜台下压着昭和时代的黑白照片,那时店里堆满两米高的米袋,如今货架上的存货还不到当年的三成。
经济学家宫泽洋一在早稻田大学的研讨会上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:日本大米的年消费量从1995年的九百万吨骤降至现在的七百万吨,但进口小麦的依存度却从百分之三十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八。"我们的饭碗正在变成别人的筹码。"投影仪的光束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。
京都府宇治市的百年碾米厂里,第三代传人藤原翔太正在调试德国进口的色选机。机器每小时能处理五吨糙米,但操作间里只有他一个人。"找不到年轻人愿意学这个手艺,"他擦着额头的机油,"去年招的学徒干了三天就辞职了。"
夜幕再次降临在茨城县的田野,佐藤正男给新装的监控摄像头系上防雨布。镜头里,金黄的稻浪在晚风中起伏,远处东京湾的霓虹灯将夜空染成暗红色。仓库墙上的挂历显示,距离新米上市还有一百一十二天。
